近年来,温州市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创新破题、以实干作答,打造了一批彰显温州特色、具有全省示范意义的改革标杆。在改革试点工作迎来阶段性收官的重要时刻,“温州综合执法”微信公众号特开设“改革成果”专栏,全面呈现温州改革攻坚的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和制度性经验。同时,面向全市征集改革典型案例,诚邀各有关单位踊跃投稿,共同书写新时代行政执法改革“温州样本”。近年来,温州市以"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为契机,创新打造"1+2+N"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形成纵向贯通、数字赋能、多跨协同的监督新格局,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构建"一体化"监督架构 夯实基层基础
承接司法部“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任务,推动鹿城、瓯海等5个县(市、区)增挂“行政执法监督局”牌子,实现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挂牌全覆盖,率全省之先完成机构设置;组建330名特邀监督员队伍,统一15类执法监督文书,实现监督队伍专业化、标准规范化;创新镇街监督模式,在试点镇街设立监督指导室,赋予法治审核、罚前提示等职能,推动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建立重点工作揭榜挂帅机制,培育基层最佳实践案例12个。2024年全市县乡两级司法行政部门统一加挂监督机构牌子,基层司法所监督指导室覆盖率100%,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占比32.6%,社会监督合力显著增强。
打造"双循环"监督平台 提升数字效能
依托数字化行政执法监督应用,加强预警预测、线索交办和整改落实,常态化开展"网上巡查"。2024年以来,交办监督线索10件,抽查案件6921件,发现问题1471个(精准度较上年提升20%),制发监督文书125份,通报15期。创新推出"三码合一"改革,在苍南试点建设协同监督平台,推行入企检查人员出示电子执法证和行政行为码,实行"规上企业提早备案、一般企业扫码留痕"机制。
创新"N维"监督机制 深化协同治理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案卷评查纳入万人评机关考核;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等部门出台《温州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梳理细化1294条可能涉及行刑衔接的行政处罚事项目录清单,推动行刑衔接流转处置闭环。创新"监督+裁定"模式,制定争议协调规程,2024年化解行政争议69起,化解率达95%;拓展"监督+服务"路径,推出涉企"三部曲"柔性执法,梳理100项民生服务事项,相关经验被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吸收。2024年开展"三书同达"超7千次,入企指导11万余次,信用修复9418次,“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62.2%,减少企业行政检查干扰4.7万次。下一步,温州市将持续深化"1+2+N"体系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从"单兵作战"向"系统集成"跃升,聚焦十大执法领域和八大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为法治中国示范区建设贡献更多温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