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动态

改革动态丨四项“硬核”成果,鹿城加快打造“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区域特色

发布日期:2022-09-06 09:0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市局“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专班、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当前,作为全国唯一的试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浙江全面推开。2022年8月31日起,列入《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2022年第一批)》的415项行政处罚事项,将由市、县两级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行使行政处罚权。

今年以来,鹿城“执法蓝”勇担新使命、勇闯深水区,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聚焦权责体系、监管体系、执法体系全方位变革重塑,在四个方面加快打造具有鹿城特色的“硬核”成果。

“一个中心”联审联办

鹿城建设全市首个实体化运作综合行政执法办案中心,高标准打造共享型办案场所,探索“线上常驻+线下轮驻”模式,实行“1+8”部门法制联审和大案要案集中办理与指导,着力解决全区法制审查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已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8楼设立办案中心,相关法制联审机制已开始试运行。

“中心设置了‘1+5+3’共9个行政执法办案单元,即办案指导中心、五个多功能谈话室、指挥大厅、案审大厅、指导办公室。”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中心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融合了智能化共享空间、标准化法制审核、专业化法制指导、规范化执法协作、精准化执法监督五大理念。

“一个中心”联审联办构建功能更健全、程序更规范、审核更高效、流程更便捷、指导更精准的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流转、审核、指导体系,单独编制设立的执法办案综合性机构,创新建设了集指挥、审核、办案、指导、会商等为一体的“1+5+3”行政执法办案单元,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平台,汇集全区优秀法律人才队伍全方位实体化运行,全力打造成为具有鹿城特色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样板。

推行“全量化”平时考核

今年,以入选全省首批公务员考核工作示范点为契机,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南汇等街镇开展试点探索“一体化”考核机制建设,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街镇行政执法力量纳入,对执法人员开展分类、分级、分岗的“全量化”平时考核。

同时,率先制定印发“区属街用”共管机制,梳理“一街镇一清单”,切实保障人员力量的精准下沉,对执法人员全量化考核按所在部门和街镇各50%权重,考核结果与职级晋升、绩效奖励刚性挂钩,充分发挥好平时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结合积分量化为特色的行政执法人员考核评价机制,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已初步构建起“一支队伍管执法”平时考核工作体系,在全市率先探索了基层行政执法力量的考核评价新模式。

目前,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是鹿城区唯一一家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第一批公务员考核工作省级示范点的科级单位。开展全员考绩2.0版,强化结果运用,把考绩结果与职级晋升、干部提任相挂钩,营造出人人奋勇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高质量推进队伍建设。

“全域精准赋权”新模式

“该行为违反用电安全要求,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7月10日,鹿城区南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正式实施。清单正式实施当天,南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首日执法检查,查处1起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充电案,发现有人从室内拉出电线给停在门前通道上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现场毫无保护措施。

执法人员现场取证,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强调电动车飞线充电的危害,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这是鹿城区将执法事项赋权乡镇(街道)后,南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首次以街道为执法主体办理的一般程序案件,也是第一例新领域执法事项,标志着南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执法事项正式赋权街镇前,五马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便已经着手赋权职能的学习和探索,正式实施后,五马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便正式开展一般程序办案,特别是新职能案件的探索和查处。

7月11日,五马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街道名义查处了首例新职能案件。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信河街欣翔大厦的一处登高车场地被违规占用,用于停车场停车使用。欣翔大厦作为高层建筑,该处登高场地是其唯一的消防配套设施,被违规占用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电动车、电瓶不要在室内充电……”8月30日,藤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走上街头,联合交警、市监开展了联合执法宣传,向市民宣传电瓶车安全使用、文明经营、疫情防控等相关政策法规。

藤桥镇将执法部门的执法力量与街道原有的执法人员进行有机融合,积极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形成执法任务和力量主要在街道的“金字塔型”行政执法结构,覆盖生态环境、农业、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卫生健康等多个执法领域,实现了从“多支队伍分散执法”向“一支队伍联合执法”的转变,从源头上解决了多头检查、执法所带来的扰企扰民等问题,大大提升了街镇的基层治理水平。

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街镇急需的“高频多发、易发现易处置”的事项,向街镇统一赋权138项执法事项,截至目前,已累计查处相关领域案件910余件,非机动车充电、秸秆焚烧、黏土砖销售等“基层事、易发事”的案件破冰,对基层相关领域的违法行为起到了有力的震慑。

同时,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首批人社、教育等6大领域“首案要案指引”和办案程序汇编,完善教科书式电子案例库,为街镇执法队员搭建一个随时随地实现案例共享、学习交流的平台,有效提升基层执法办案能力。

构建“星级”人员培养体系

“学到很多新东西,讲师都是各领域的专家,课程内容围绕新划转事项展开,这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8月15日至8月17日,来自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107名执法人员,在温州城市大学参加全市“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新增执法业务培训。

本次培训采取队列训练、专题讲座、视频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课程从住建、粮食流通、水行政、气象等领域划转事项执法要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划转实务等方面进行教学。

此前,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综合执法指导办公室)已组织多轮赋权街镇执法业务知识培训。接下来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将安排200余人参加两期培训,继续做好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能力提升工作,确保改革后各项工作稳中求进,为鹿城打造“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金名片”贡献综合执法力量。

今年以来,鹿城区14个镇(街道)均已完成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截至目前,涉及23个领域、1164项行政处罚事项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等职权,统一划转至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行使,执法业务涉及面更广,法律法规更多,对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也更高。

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探索构建“星级”人员培养体系,加快建立区级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基地,按照分类管理要求,实行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以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助力执法效能提升。今年1-8月,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办理一般程序案件5531件,占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办案总量的1/3左右,占全区行政执法办案总量的60.23%,占比全市最高;累计办理经信、人社、教育等12个新划转领域案件194件,覆盖面全市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