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作者对温州垃圾分类的美好祝愿”,截至8月13日24时,“垃圾分类 温州行动”抖音短视频创意大赛共征集到参赛作品631件,短短一个月间视频点击量突破520万,点赞数近40万,总评论数超1600条。
记者今天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经过层层筛选,优中选优,共有60件集“创意”和“心意”为一体的优秀抖音作品闯关进入复赛。进阶复赛的抖音作品好在哪里,妙在何处?记者今天面对面采访,听创作者们讲述抖音背后的“灵感来源”。
温州有小吃,温州更有“垃圾分类”
参赛选手:陈泽明
职业:网络播客
参赛作品:《温州各种小食分享 真的很好吃》《温州小食2》
参赛感言:温州有“好味道”,吃完要记得垃圾分类。
吃完双莲桥鱼丸,又去了县前头的粽子店,最后抖音里的点睛之句:“吃完粽子,记住粽子叶是易腐垃圾,装粽子的尼龙袋是其他垃圾,记得做好垃圾分类哦。”不到一分钟的时长,有温州传统小吃,也有垃圾分类小知识,这就是抖音昵称为“大雄 欧巴_”的陈泽明参赛作品。
“我偏爱温州美食,一心想把温州的美食推荐给网络观众”,昨天上午在学院路某咖啡厅内,被网友们亲切唤作“大雄”的陈泽明给记者讲述了他参赛作品的灵感来源。
他说,每每看到街头小吃店人头攒动,自己就会想:温州小吃很诱人,但如果大家吃完随意乱丢垃圾,哪里还有城市的美丽。“吃美食,还要学垃圾分类”,抖音的创意灵感一闪,陈泽明当即就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工创作了。
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们从创意到拍摄,再到后期剪辑制作,一口气拍摄了3条抖音作品参加“垃圾分类 温州行动”抖音短视频创意大赛,得到许多网友的点击和点赞。“我也没料到,喜欢我们作品的人这么多,看温州小吃,学垃圾分类,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家的分类意识,这就是我们拍摄这组抖音的初衷。”
陈泽明说,他准备继续拍摄这组小吃系列,继续将温州小吃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喜欢抖音、关注垃圾分类的网友可以继续跟着“大雄”边吃边学,让垃圾分类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
垃圾分类,两个特殊“群体”需关注
参赛选手:杨婷婷
职业:平面设计师
参赛作品:“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
参赛感言:垃圾分类中,环卫工人值得尊敬,孩子需要引导和教育。
90后的平面设计师杨婷婷,这次带着抖音作品“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参加抖音大赛,因为她认为环卫工人和未成年人是做好垃圾分类关键要素之一。
“环卫工人是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力军’,而孩子则是垃圾分类的希望和未来”,杨婷婷说,她的抖音作品就是把这两个“特殊群体”集合在一个场景中,在抖音开场时一个环卫工人默默分拣混投的垃圾,而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孩子的手来丢垃圾。只见孩子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垃圾桶后,转身从妈妈手中拿来一张纸巾递给忙碌中的环卫工人让他擦拭额头的汗水。
杨婷婷说:“孩子的举动其实也代表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垃圾分类要从我做起,从娃娃抓起。”从创意到制作成抖音作品,杨婷婷找了朋友当摄影, 朋友又找来朋友当群演,一场“抖音秀”将垃圾分类的理念一传二,二传四,更是通过网络点击带动了身边一群人。这也实现了杨婷婷“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的参赛目的。
学会分类,才能让家园更美好
参赛选手:胡理杰
职业:传媒工作者
参赛作品:《灵魂演员》
参赛感言:垃圾分类不是摆放了垃圾桶就行,学会正确分类才能让家园更美好。
“啃完鸡腿,却不知道鸡骨头属于什么垃圾,怎么办?尽量吃干净,所以最后我胖了40斤”,讲起自己的抖音作品《灵魂演员》,胡理杰直称好玩又有意义。“我是第一次拍抖音,本色出演,没想到效果挺好。”
胡理杰还说,拍摄抖音的过程中,他和小伙伴们学到了不少垃圾分类的知识。“就比如视频里的鸡骨头,它到底属于什么垃圾呢?鸡骨头属于易腐垃圾,但不是所有的骨头都是易腐垃圾,如猪、牛等的大腿骨就应该分类为其他垃圾。”
说起温州的垃圾分类,胡理杰说市民分类的观念在变,但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胡理杰回忆说:“早几年我去日本旅游,我把一个矿泉水瓶扔进可回收的垃圾桶中,但当地人告诉我,矿泉水的瓶盖属于其他垃圾,只有瓶身是可回收的。”自此以后,胡理杰才知道垃圾分类是门技术活,里面有许多学问。
而这一次《灵魂演员》的创意就是想告诉大家,垃圾分类不是摆了四色垃圾桶就行,只有学会正确分类,才能让家园更加美好。
团队合作,垃圾分类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参赛选手:吴时征
职业:中石化温州分公司员工
参赛作品:《蓝绿红灰色,一学就会》
参赛感言:单位里做好垃圾分类同样很重要
蓝绿红灰四色垃圾桶前,你是不是也曾无从下手?在龙湾区中石化某加油站工作的吴时征介绍自己的参赛作品时,一再强调“这是团队”的作品。他说:“我们的抖音作品,是以单位去年实施垃圾分类为背景,实地取景拍摄而成的。创作团队就是我们团委的4大金刚。”
他说,别看抖音视频才一分钟,可台下他们谋划了足足一星期。首先是取材,拍什么内容好呢?有人提议就拍去年7月单位刚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四色垃圾桶一度让他们手足无措。
接着就是分工制作。吴时征是编剧和导演,另一位同事是摄影,剩下两位则是群演。拍摄场景就定在加油站他们工作的地方,从外景到内景他们又折腾了一天。可看到作品的初稿时,他们觉得美中还有不足,需要高手指点。
高手在哪里?高手就在身边。于是他们四人又跑去找单位政工部的同事,在“高手”的指点下加入背景音乐,掩盖掉拍摄过程中的杂音;重新剪辑,去掉几个突兀的情景,让剧情更加紧凑,也把抖音时长缩短到一分钟以内。
最后投稿那一刻,满心的期待化成对温州垃圾分类的美好祝愿,吴时征说:“拍抖音,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垃圾分类,同样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个作品凝聚了我们对温州垃圾分类的创意和心意,希望能让垃圾分类更深入人心。”
据悉,“垃圾分类 温州行动”抖音短视频创意大赛已经选出60件作品进入复赛,网络人气奖和爆款奖也即将揭晓,市民可持续关注大赛进展,为心仪的抖音作品继续点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