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紧扣市委、市政府“强城行动”三年计划,下足“绣花功夫”、强化精细治理,系统构建“3510”工作体系,全力打造更美人居环境、更优营商环境、更佳法治环境。4月份,我局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受到全总及省委、省政府表彰。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城市形象在抓整治、强品质中持续提升。全力抓好重大活动环境保障,聚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重大活动环境保障工作,对重要节点、流线、区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扮靓“花开满城、繁花似锦”的城市面貌。深入推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一把扫帚扫到底”,实施环卫保洁“一体化”模式;改造提升市区城镇公厕国际化标识,设置双语标识。着力实现园林绿化量质齐升,开展系列“造绿”“争绿”“补绿”行动提升城市绿色空间,全市新增口袋公园50个,完成公园绿地提升63公顷、立体绿化改造5.72万平方;高质量开放共享绿地12处,建设高品质主题公园15处,城市公园体系和公园绿地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完善。
(二)改革动能在优环境、强创新中持续释放。坚持深化执法统筹,构建市级平台“强指挥”、县区级平台“优协同”、乡镇级平台“重实战”的三级协同指挥体系,统筹指挥协调全市行政执法活动;梳理37项“省市揭榜挂帅”项目、42项“一县一清单”争先创优项目、19项重点改革任务的“三张清单”。坚持融合执法力量,在全省创新构建镇街综合执法队伍融合“一心五统”“统分结合”新模式,有效解决下沉执法人员“条块”任务之间的矛盾;全市执法监管“一件事”拓展至125件,实现“一件事”深度拓展。坚持优化助企服务,全面开展“综合查一次”,有效遏制随意无序检查问题;推进执法助企服务站集成改革,初步实现执法服务与企业需求的双向互动、暖心解忧;牵头编制执法事项合规建议,推动常用执法事项合规建议规范化;梳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充分发挥行政处罚教育引导作用。
(三)民生福祉在办实事、强保障中持续增进。全市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改造提升491个,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5.19%,垃圾分类工作评估稳定保持全国大城市一档。创新执法方式,优化办案流程,在全市推广“简案快办”执法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案件繁简分流处理新体系,创新实践“繁案专办”改革;联合构建市政公用执法联动机制,实现全市范围道路开挖联审报批项目及违法开挖类案件、挖破燃气管道案件、挖破自来水管道案件“一升三降”目标。
(四)安全屏障在守底线、强监管中持续筑牢。扎实打好城镇燃气整治攻坚战,推进老旧管道专项治理行动,完成新一轮老旧管道排查、检验评估,并完成年度更新改造任务。扎实打好城市供水安全保卫战,强化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加快推进公共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扎实打好城市防汛防台主动战,探索构建“四个一”防汛防台工作体系,建立应急联动指挥中枢,实现排水防汛“一体化”指挥;对城市隧道、下穿立交、历史城市洼地等进行“地毯式”排查,并进行全周期跟踪管理,实现风险隐患“一本账”管理;优化“市政云”管理平台建设,推广“城市智慧排水”“桥医生”等应用,实现雨情汛情“一张网”感知;建强联合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一盘棋”调度。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攻坚园博筹办提速。锚定“建好一座园,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落实“惠民共享、文化传承、创新开放、节约适度”的办会原则,突出“人民性、国际性、持续性、发展性”,对照“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园博园”的目标,全力全速推进各项筹办工作;精心雕琢做好方案落实、更高标准加快园区建设、精细筹划做好展览展示,努力办成一届特色鲜明、精彩简约、各方共赢、人民满意的园林盛会。
(二)聚力攻坚城市品质提升。强化环境卫生标准化管理,持续完善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公厕管理、垃圾转运等流程规范,进一步细化各项标准与监管措施;抓好环卫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努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强化公园绿地精细化管理,开展增绿提质、增花添彩等行动,建立全市绿地资源考核信息化监测系统,改造一批城市公园、打造一批园林精品,谋划建好一批口袋公园。
(三)聚力攻坚执法质效提档。持续“争先创优”,打造更多具有温州辨识度的改革成果。助力“温暖营商”,全面推广“预约式”指导服务、“预告式”行政监管及“预警式”监管防范,逐步优化检查制度,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依托“行政行为码”,整合“企业码”“亲清码”,实现“一码统查”;建设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增值服务。做强“一支队伍”,进一步完善“县属乡用”机制,梳理下放执法事项调整回收清单,实现镇街事务性工作减量减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助力基层法治工作,确保全市赋权镇街实现法制审核人员100%全覆盖。
(四)聚力攻坚民生服务提标。在生活垃圾分类上再加力,建立环卫保洁、物业服务、分拣回收人员等垃圾分类常态化轮训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社会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等行动,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市政设施提升上再加力,持续优化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稳步推进排水管网提升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城镇污水管网改建25公里、雨水管网改建10公里;有序开展道路综合整治,完成8个综合整治项目,持续提升城市道路路况水平、路域环境和通行体验;实施照明品质提升工程,推动市区路灯亮灯率达到98.5%以上。在执法管理服务上再加力,持续开展市容序化、“黑气”打击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化市政公用执法联动机制,全力保障全市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安全;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网上通办,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五)聚力攻坚数字赋能提智。市政公用提质提效,持续开展城镇燃气老旧管道专项治理,确保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更新改造任务;推动燃气企业加快设施设备信息化、自动化改造,强化燃气管网设施安全预警自动控制、智能管理,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深化城市供水规范运行监管,加快推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全力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数字城管做精做优,持续提升市区网格分级管理专业化、智能化、多维化水平,不断深化智能设备应用,积极探索无人机自动巡检,实行个性化精细化信息采集。防汛防台抓早抓实,健全完善城市防汛一体指挥、汛情汛期实时掌握、应急救援精准调度的实战工作体系,抓实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常态化做好应急救援装备、物资配备,确保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