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重点、实干争先,高质量推进城市品质大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城市安全运行保障、垃圾分类进等升位等“七大攻坚行动”,高标准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年度任务。2024年,我局将坚决落实省、市各项工作部署,构建“3510”工作体系,实施“五有四化”工作法,全力推进重点领域破难攻坚,不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主业,城市环境品质实现新跃升。坚决扛起责任担当,锚定“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总体目标,紧扣标准细节、下足绣花功夫,深入推进“1+5”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向八方来宾呈现了“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的温州最美形象。一是健全机制促提升,成立“七组六片”督导专班,建立“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督导机制;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建立“每周一督办、十天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机制,通过督办单、清单画册、视频片等形式,推动赛事侧和城市侧双提升。二是全域精美提品质,清除脏乱差点位,改造国际化标识标牌,提升城市公厕,治理城市道路起伏不平、桥头跳车,在重点道路沿线布置花卉、地被,建设重要景观,打造瓯海大道等绿化彩化精品样板路,展现了“满城花开”的城市新貌。三是联动执法强攻坚,聚焦“三馆两路”重要流线、节点,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集中开展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等联合整治,有效保障市容环境整洁有序。
(二)除险保安,城市安全运行取得新成效。狠抓城市运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消除各类风险隐患,有效保障市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是拧紧城镇燃气“安全阀”,围绕“问题企业”“问题气”“问题瓶”等8大安全风险隐患,开展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守好基础设施“生命线”,精细化实施桥梁定期检测、城市道路雷达脱空检测、隧道专项检测,确保道桥隧设施正常运行。三是筑牢城市内涝“防护堤”,“杜苏芮”等台风防御期间,对全市隧道、下穿立交、历史城市洼地开展地毯式排查;打造城市防汛防台“一张图”,接入下穿立交以及积水风险较高隧道的电子水位监测数据,形成数字化、可视化的远程指挥体系。
(三)践行宗旨,民生服务保障交出新答卷。全力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紧盯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省市民生实事高效完成。创建403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提前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同时,全力推进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规范化改造200个、新改建城市公园115个(其中口袋公园100个),均为历年最多。二是依法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开展建筑工地、市容环境等6大城市管理领域执法治理行动,努力解决了一批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联合11家行政执法部门,梳理“首违不罚+轻微减罚+认罚轻处+公益减罚”免罚清单,着力提升执法温度和效能。三是生活垃圾分类稳进提质。坚持“科学实施、联动推进、全民参与”的原则,“两撤两定两到位”精准化投放模式不断完善,垃圾分类“三全”工作体系在华东地区首届生活垃圾分类研讨会上作典型交流;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连续四年保持零增长,全国大城市季度考核排名持续提升。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锚定3大主要目标。成功承办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努力呈现一届世界风采、中国气韵、浙江元素、温州特质的园博盛会。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启动园林城市市县联创,从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跨越。打造垃圾分类示范样板城市,深入实施“三全”工作模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稳定保持全国“大城市一档”。
(二)推进5大攻坚行动。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打造“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宜居环境,构建“垃圾不落地、5分钟保洁圈”。推进执法质效提档行动。推动执法程序、时限、裁量标准“三统一”,深化信用修复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民生服务提标行动。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深入开展广告乱设、油烟乱排等乱象整治,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推进数字赋能提智行动。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搭建城市智慧排水等智慧应用,打造智慧韧性城市。推进队伍建设提能行动。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锻造综合执法铁军。
(三)实施10大重点工程。实施园博园、植物园、动物园“三园协同”工程。打造浙南闽北赣东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动植物共生园和最佳旅游目的地。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程。以“增值化”理念全链条推进执法服务改革,努力实现行政执法效能最大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最小化、为民服务效益最优化。实施市容品质提升工程。实现标准化作业全市城镇范围全覆盖;着力破解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脏乱差”问题顽疾,补齐城乡环境治理短板。实施园林城市联创工程。优化绿化管养机制,提升管养水平,新(改)建口袋公园50个。实施城市照明亮化品质提升工程。持续优化“四纵三横五区块”夜景观界面,出台亮化设施维养标准、制度,完善运维市场化监管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程。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全市新增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1000个,投放点监控安装率达100%,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7%。实施国际化标识规范化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全市城镇公厕和建成区范围内综合公园、城市广场的国际化标识规范化改造全覆盖,着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实施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城市道路综合整治新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市民出行环境。实施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城镇污水治理扩面提效五年专项行动,改建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管网,全面完成市政污水管网隐患排查,推进污水处理降碳协同增效。实施公用事业提档升级工程。推进市域城镇燃气一体化改革,做好城镇燃气经营许可专项清理,持续开展二供设施规范化改造并完成存量清零,切实提高供水供气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