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来,在省建设厅的坚强领导下,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圆满完成省市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取得了扎实成效,我局作为长三角区域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唯一单位,受住建部邀请在第三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做典型交流,得到部领导高度认可;迎亚运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被国家亚组委(省政府、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突出贡献集体;第十三届国家园林博览会“温州园”,喜获国家四大最高奖,成为在外展示温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此外创新推出的城管驿站服务圈、口袋公园等亲民惠民举措得到新华社、中新社等国家媒体的跟进报道。全年工作硕果累累、来之不易,温州综合执法系统充分展现了争当先锋、勇当示范的标兵姿态,树立了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良好形象。
一、坚守为民初心,惠民服务提品质。一是创新管养模式提升环境靓丽度。坚持“城市品质提升,三分建七分管”理念,在干净整洁有序的基础上,推广全域保洁绿化管养一体化新模式,打造了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等“两线三片”市区形象名片,创成了12个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和7条街容示范路,不断刷新城市颜值上限,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温州。二是“驿站服务圈”彰显城市温馨度。针对过去城市环卫设施简陋和功能不齐全,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没有固定休息场所,工作环境差,全市建成爱心驿站208座,免费配备爱心早餐、夏季茯茶、公益理发等服务项目,使其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港湾和市民游客休憩的便民服务站,彰显了温州城市的温馨度。同时,针对社区干部“看得见管不了”的烦心事和居民身边的揪心事,全系统综合执法队伍“全员上街、行走温州”,以191座“城管驿站”为载体,搭建起收集民意、解决问题、服务百姓的连心平台,帮助基层社区处置各类民生小事9.54万个,以综合执法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社区干部和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三是市政特色配套增强温州首位度。以迎亚运“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为目标,全力推进85条亚运通勤道路、三大比赛场馆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以“一路一景一特色”为标准,统筹实施空中缆线、沿街立面、城市家具、背街小巷等一体化整治,重点区域融入“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等新元素,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市民出行赏心悦目的靓丽风景线。四是主题公园建设丰富生活休闲度。为了改变现有城市公园千篇一律、千园一面的低品质状况,坚持以“一园一品一主题”标准,相继打造茶花、郁金香、樱花等主题公园51座,同时利用城市废弃地和边角地精心打造口袋公园140个,与全市1400多公里市域绿道相融合,使城市处处有公园、绿道处处有美景,让广大市民享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空气清新”的休闲生活。
二、紧扣主责主业,服务大局勇担当。一是执法改革成效显著。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围绕市委刘书记“五个一”要求,采取一系列创新性改革举措,主要核心指标取得实质性进展,有效推动全市185个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全覆盖,省委书记易炼红在温州调研时指出“温州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走在前列”,经验做法得到省人大常委会梁黎明书记表扬认可和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二是服务大局助推经济。梳理高频领域监管一件事95件,其中4件入选省级场景,全市涉企检查同比减少52.5%,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一次到位”。对初违者推行首次免罚、行业指导、信用修复等柔性执法机制,已有1405家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减免,565家企业实施“一站式”信用修复,助企共渡难关,充分体现综合执法系统助推经济发展的温度。三是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创新单车电子围栏、智慧管理示范街等治理模式,电子围栏覆盖市区主要道路76条,打造134条占道经营智慧管理示范街,实现了人行道违停率和沿街店铺占道经营次数明显下降,让数字赋能“应用清单”跃升为城市治理“特色清单”和创新服务“亮点清单”。
三、敢于破难攻坚,真抓实干挑重担。一是打好排水管网整治攻坚战。紧抓“进水浓度”牛鼻子,督促属地整治市区网格59个、“回头看”网格22个,使市区中心片、东片、西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大幅提升40%,让塘河水更清澈,城市水环境更优美,助力温州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二是打好城市运行安全保卫战。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城镇燃气、桥隧、内涝等领域隐患问题,连续三年实现全市城镇燃气、道桥等安全生产零事故,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稳定。三是打好营商环境提升测评战。贯彻省市“网上办、掌上办”精神,首创用水用气报装“四零”审批模式(零材料、零上门、零投资、零感审批),市本级“一网通办”率为100%,考核指标获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第一。
2023年,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环境品质提升。在“干净整洁有序”环境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档次、拔高一个标准,实质性打造好一批“干净、整洁、有序”示范街区,如历史文化街区、城市阳台、中央绿轴等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积极争取第十五届园林博览会主办权,全面展现“千年商港,幸福温州”靓丽风采。积极改造提升一批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儿童友好公园,形成“20分钟公园休闲圈”,进一步增强市民休闲生活体验度。
二、着力推进特色品牌迭代升级。高质量推进“五化”建设提质拓面,整体打造一批“五化”示范片区,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通过资助项目、组织活动等方式参与“五化”建设,不断丰富优质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高质量推进“行走温州”活动延伸延续,深入推进“城管驿站”扎根社区活动,从街道布点到全域覆盖发展,把“城管驿站”升级为一个执法办案、普法宣传、快速处置的法治便民服务点,持续提高当事人和市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着力推进重大项目攻坚。打好市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收官战,抓牢进水浓度这个“牛鼻子”,推进13个任务网格的排查整治和59个已整治网格“回头看”,确保2023年底市区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达到180mg/L,达到全省领先。用好用足垃圾分类考绩考核指挥棒,坚持“一月一考核一通报”,构建高质量垃圾分类闭环体系,建成100座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力争垃圾分类“全国迈进一档,全省重回优秀”。